(养殖黑鱼和野生黑鱼吃小鱼)黑鱼的生活环境和规律
黑鱼凶猛,繁殖力强,食量巨大。它经常能吃掉湖或池塘里所有其他的鱼。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,具有体型大、生长快、经济价值高等特点。那么如何养殖黑鱼呢?以下是边肖介绍的黑鱼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。希望能帮到你。
黑鱼有哪些习性?
黑鱼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
黑鱼擅长跳跃。如遇惊吓、注水、投饵,常跃出水面0.5-1.0米,生存水温0-38℃,最适水温16-30℃。春季水温升至8℃以上时,乌鳢经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。秋季水温降至6℃以下时,游得较慢,常潜伏在深水中。冬天水温太低,就会。
黑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,它的食物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。体长小于3厘米的幼鱼主要是桡足类、枝角类、摇蚊幼虫等毛虫;体长3-8厘米的小鱼主要是水生昆虫中的幼虫、蛆、小鱼、小虾、小蝌蚪等毛虫;体长在20厘米以上的成鱼主要是小叶杂鱼、虾、蛙等肉食性动物。捕食时,它们并不追赶,而是躲在水草或其他隐藏物中。
如何养殖黑鱼?
1.鱼塘的选择:鱼塘要求通风向阳,水资源充足,面积1亩至5亩,水深1米至1.5米,周围种植一些水葫芦或水花生,较低的地方用网围起来,既能防止乌鳢出逃,又能遮荫,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,有利于乌鳢的生长。
2.清塘消毒:鱼塘选定后,先排干塘水,每亩加水140-150公斤生石灰,均匀洒满整个池塘,用耙等工具翻淤泥,充分消毒。鱼种放养前一周,将池塘水注入1米深,并施适量基肥,改善水质。
3.鱼种放养:鱼种一般有两种,一种是野生的,一种是人工养殖的。但是,不管是哪一种鱼的品种,在入塘之前都要经过筛选。规格基本相同的鱼种,要在3% ~ 5%的盐水中沐浴5分钟~ 10分钟,然后放入同一个鱼塘。放养密度取决于水源、注排水条件、饵料鱼来源等。一般情况下,3厘米至5厘米长的鱼每亩放养6000至10000尾,10厘米至15厘米长的鱼每亩放养4000至6000尾,20厘米长的鱼每亩放养2000尾左右。如果水源、注水、排水条件好,饵料鱼来源充足,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。
4.饲料选择: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,粗蛋白含量45%,粗纤维含量3%。饲料主要原料为鱼粉、骨粉、豆粕、面粉、维生素、矿物质预混料,辅以蚌肉、小鱼等新鲜饵料。
5.饵料投喂:黑鱼人工精养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小虾为主要饵料。因为野生或一些人工养殖的鱼种吃的是活饵,所以进入池塘后要停止投喂一两天,然后每天早上在池塘周围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,再逐渐移至一个池塘投喂。鱼习惯吃死饵后,每天上午9: 00、下午4: 00投喂一次,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%。
6.日常管理:黑乌鳢在自然水体或稀养条件下不易发病,但在人工精养条件下,如果控制不当,会爆发鱼病,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鲻鱼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、腐皮病、腹水病、烂鳃病等。如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,鱼很少生病或不生病。因此,在乌鱼养殖过程中,要经常检查水质、鱼情,打捞残饵,防止逃逸等。,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
7.适时垂钓:因为乌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。所以一个月左右一次,大鱼要抓,小鱼要留。如果规格相差较大,数量较多,可以在其他同规格的鱼塘或网箱中单独饲养。市场价好的时候,符合商品规格的成鱼就可以投放市场销售,不仅会卖个好价钱,也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。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